无声的呐喊——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
【资料图】
/s/uSI97O7lh7o-YS8y3d53xg
国家精卫项目办 精神卫生686 2022-10-08
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,反复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,称之为非自杀性自伤,简称自伤行为。
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普遍存在,在青春期达到顶峰。存在自伤行为的孩子,往往会被贴上心理不健康的标签,也让家长、老师、同伴忧心忡忡、不知所措。
然而,青少年为何会伤害自己?自伤行为向我们传达什么信息?面对青少年自伤,我们该如何应对?怎么做能为他们提供帮助?精神医学领域如何看待和处理自伤行为?青少年如何学习用健康的方式来应对不良情绪?
本期科普动画,会一一为读者们答疑解惑。面对青少年无声的呐喊,个人、家庭、同伴、学校、社会需要一起行动起来,将孩子从自伤危机中解救出来,与孩子一起建立关于自己、关于未来的美好希望,共同构建值得过的生活。
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
/s/DZTpYz6Zi8_FZJ34xmcFGg
国家精卫项目办 精神卫生686 2022-10-09
从小听话懂事、朝气蓬勃的孩子,到了青春期,怎么好像变了个人似的,郁郁寡欢,不愿意跟家长、老师交流,甚至出现伤害自己的行为。家长百思不得其解。
这,都是青春期惹的祸吗?过了青春期,孩子就能重回正轨吗?是任其发展,还是强势干预呢?
面对青少年自伤,家长的内心会有很多情绪变化,震惊、内疚、焦虑、烦躁、愤怒、怨怼……非常想要倾尽全力帮助孩子,却不知道该如何理解孩子的自伤行为,怎么做是有用的,怎么做是错误的。
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,似乎被困在痛苦的迷宫里,在一次次寻找出口的路途中,被荆棘划得满身伤痕。期待被理解,期待被帮助,却仿佛被毒哑了嗓子,无法被听见。
本期科普视频,通过采访陷入自伤危机的青少年、家长、精神科医生,帮大家一起,打开孩子的心门,听听他们的心声。
高清视频下载链接:/s/1SwR4k7im_zZnlr6NGXPU1Q
提取码:TBZC
如需使用,请注意:转载注明出处“北京大学第六医院/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,微信公众号:精神卫生686”,保持视频完整,不做任何删减节选和增加。
各位亲们,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表情包正式上线啦,大家用起来哦!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相应表情哦~
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
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
扫一扫关注“精神卫生686”,及时获取更多科普知识和工作动态。
上一篇 : 莱阳市红十字梨乡星志愿服务队慰问4位老兵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